不忘初心 爱企如家——访正大内蒙古区正业项目育肥六场优秀夫妻工何存军、沈杨

作者:正大内蒙古区 发布时间:2025-07-21 阅读 :0

      “能干好这份工作,有来自领导的信任,也有我们俩相互扶持、共同进步的一份付出。”正大内蒙古正业项目育肥六场的第一对夫妻工何存军、沈杨目光坚定地表示。何存军、沈杨自三年前先后加入正大集团内蒙古区,在正大集团“六条核心价值观”和“六个懂得”的指引下,他们爱场如家,工作认真踏实,用实际行动书写出正大人敬业履职、拼搏奋斗的优秀精神。他们既是夫妻,更是一路同行、并肩作战的战友,以优异业绩向猪场、公司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何存军、沈杨对仔猪进行护理。

      2021年冬季,居住在甘肃定西市渭源县的何存军正面临着人生失业的灰暗时刻。春节期间,他回家探亲,偶遇好友吴小东,得知对方在正大内蒙古正业项目工作,企业提供的福利待遇优厚,当即决定随之远赴内蒙古,成为正大内蒙古区的一员。经过严格的面试考核,秉性纯良、认真负责的何存军顺利入职,担任正大内蒙古正业项目育肥六场饲养员一职,开启职业生涯的新篇章。
      不会就学,不懂就问。为了让自己快速适应猪场生产生活,转行的何存军给自己定下了学习和工作的目标。经过他的努力,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完全熟悉并掌握了规模化生猪养殖的流程和标准,蜕变为一名合格的饲养员,其勤奋踏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多次受到场长的表扬和赞赏。
      2022年12月,何存军向场区推荐了自己的爱人沈杨。沈杨的工作实力更“不容小觑”。加入正大后,短短四个月她就出色胜任了岗位要求,甚至在干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还积极主动帮助同事冲洗售猪平台、处理淘汰猪等,这种不输男儿的“女将”风范,深深感染着场区的每位同事。沈杨从未停下探索的脚步,利用工作之余主动学习数据分析处理等方面的知识。一方面提高猪场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努力做好猪场的工作;另一方面扩展自身技能,通过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让自己成为复合型人才。
      沈杨说:“是正大给了我和爱人稳定的工作,我们心里很感恩,也立志要努力把基础工作都干好,每天都在昨天的基础上进步一点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猪养好,回报领导和企业的信任。”秉持着这样的信念,夫妻俩积极响应集团关于降本增效工作部署,坚持把“降”字贯彻到底,把“增”字落到实处,围绕岗位关键KPI指标刻苦钻研、持续优化,在生产线上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2025年3月结栏批次中,核心指标育肥猪日增重突破735g、料肉比2.83、生产成本降到12.32元/kg,养殖成绩名列前茅。
      当被问及工作策略和技巧时,他们说:“要把养猪当成自己的事业来做,而不是把自己仅仅当作一个打工者。以生物安全防控为前提,严格落实‘三化’,即科学化、标准化、制度化。保育期做好分群管理、夜间巡场、个体治疗;育肥期做好残猪及时淘汰。这就是养好猪的绝招!”何存军还说,刚入职时,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和工作内容,曾怀疑过自己能否胜任。后来他了解到公司设置的新员工瀑布式培训,开展现场“传帮带”活动、组织生产SOP培训,让他彻底打消了疑虑。他全程参与培训、复盘总结,让他从一个养猪门外汉逐渐成长为行家里手。他一直谨记正大蒙晋区正业项目生产总监曾杰的教诲:“责任心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会在工作中关注每一个细节,细节落实到位,就能干出一番好成绩。”何存军、沈杨正是本着这样的初心,一直持续追求进步、追求更好的业绩!
       四年的时间不长也不短,何存军和沈杨作为正业育肥场的第一对夫妻工,能够扎下根来,和谐融洽的团队氛围也起到了很大作用。猪场虽然远离繁华市区、条件封闭,但是场区环境干净,在农场不仅可以自己种菜,还可以自己做喜欢吃的美食。场区还设立了夫妻房,让工人感受到家的温暖。在这个大家庭中,他们扮演着亲人、朋友、家人的多重角色。
      “按生物安全防控要求,我们需要长期驻场,无法经常回家。场子就是我们第二个家。去年家中老人生病,公司领导第一时间联合内蒙古正大食品有限公司员工关爱中心帮忙找医院、去家里探亲,过程中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们心里倍感温暖。”沈杨满脸幸福地说。
      正大内蒙古正业项目能成为今天正大集团中国区的标杆之一,离不开像他们这样的优秀夫妻工,更离不开团队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大家在这里感受到了浓浓的幸福感和归属感,也让每个人都能更加专注安心工作,心在一起,劲往一处使,朝着共同的愿景和目标向前奋进、创新拼搏!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3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