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之间见匠心——访正大食品遂宁有限公司饲料厂制粒员徐辉

作者:正大食品遂宁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5-07-21 阅读 :0

      清晨5点30分,当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时,正大食品遂宁有限公司饲料厂制粒区的灯光已经亮起。徐辉穿上工作服,戴上安全帽,走进机器轰鸣的车间。作为厂里资深的制粒员,徐辉在这条生产线上坚守了6年,用双手将无数原料转化为高品质的饲料颗粒,用行动诠释着奋斗者精神。‌

▲徐辉调整制粒机喂料参数。

      2024年寒冬时节,徐辉凌晨3点例行巡检时发现制粒机沙克龙不断渗水,他立即停机检查,发现是夜间沙克龙内外温差过大,‌正常的保温层已经无法满足保温需求,集中形成了冷凝水。‌确认渗水原因后,徐辉便从备件库找来硅酸铝板、保温纤维棉和食品级硅胶密封条,并配合设备部的同事对沙克龙进行改造升级,保障了设备的安全与性能,以及饲料的品质。他常说:“巡检工作看似简单,实则是保证生产安全的第一道防线,责任重大。”
      徐辉的工装口袋总装着三样宝贝:电子温湿度计(量程-40℃~120℃)、自制的环模孔径测量卡尺(精度0.02mm)、贴满便签的《粉化率跟踪表》。每当制粒机参数调整,他就小跑着取颗粒样本,穿过弥漫着豆粕香味的车间走廊,冲进实验室用振筛机(振幅3mm)做粉率测试,第一时间记录最准确的饲料参数,温湿度、粒径、粉率等。连续三个月积累的278组数据,其结果徐辉以可视化图表的形式,将影响关键拐点发生的因素清晰明了地展示了出来:当温度和水分达到特定值后,粉率会骤降,这样做出的饲料品质优。
      徐辉从事多年技术工作,深知创新的重要性,他提出的30°螺旋蒸汽喷嘴,极大地解决了在制粒环节垂直蒸汽喷射造成半成品结团不均匀的问题。徐辉用CAD画出喷嘴的改进方案:将直径8mm的直管喷嘴改为锥形螺旋结构,并委托机修班使用304不锈钢进行车削加工。调试当天,从喷嘴涌出的蒸汽在调制器内形成肉眼可见的“黄金螺旋”,使制粒机调质效果得到了极大提升,同时也降低了制粒电耗。
      徐辉还创新性地用游标卡尺测绘环模法兰盘,设计出带有弹簧定位销的卡尺。“以前换环模要对准4个螺栓孔,拿撬棍捣鼓半小时,现在5分钟就能完成环模安装。”车间的其他同事说,“现在只要听到‘咔嗒’一声卡入定位槽,那么环模便安装完了,又快速又便捷。”
      徐辉善于观察思考、注意提炼总结。他总结的“三看一摸”快速质检法——三看是看色泽、看断面、看长短,一摸是摸颗粒粉率,极大提高了制粒员检测初检饲料颗粒的效率,为企业创造了实实在在的价值。
      徐辉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有的只是日复一日的专注与坚守。他的故事,是千千万万一线劳动者的缩影——在平凡的岗位上,用汗水诠释责任,用匠心铸就品质。正是这些默默无闻的奋斗者,撑起了中国制造的脊梁。“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工作做精,就是不平凡。”‌这是徐辉的座右铭,也是所有奋斗者的真实写照。致敬每一位在基层岗位上发光发热的劳动者!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321号